一、明确流程框架
- 策略制定
定义流程目标:与业务目标对齐(如SLA达标率≥99%、碳排放下降10%)。
划分责任矩阵:明确运维、研发、客服等角色的权责边界。
- 核心流程清单
事件管理(优先级分级、响应时效)
变更管理(审批链、回滚机制)
AI伦理审查(算法偏差检测与修正)
绿色运维(能耗监控、低碳工单处理)
必须包含的流程:
二、文档标准化
- 模板统一
《工单处理记录表》(含qukuailian存证字段)
《碳排放月度报告》(需关联能源管理系统数据)
使用ITSS官方模板(下载链接):
强制要求:所有文档版本号标注为“2025版-流程名称”。
- 动态更新机制
每季度审核流程文档,修订后需同步至全员并归档旧版本。
三、工具与系统支持
- 自动化工具部署
AI伦理检测工具(如算法公平性扫描器)
碳排放计算器(嵌入工单系统自动统计)
ITSS官方流程引擎(自动触发SLA计时与预警)
国家qukuailian存证平台(实时上链关键数据)
必选工具:
推荐工具:
- 系统集成
打通运维系统与业务系统接口,确保数据实时互通(如故障单自动同步至客服系统)。
四、合规性嵌入
- AI伦理合规
在变更管理流程中增加“算法影响评估”步骤,需提交CNAS认证报告。
每季度对AI模型进行偏差测试,结果同步至ITSS监管平台。
- 绿色运维合规
工单处理流程中增加“碳排放计算”环节,超标工单需走专项审批。
五、人员培训与考核
- 培训计划
《ITSS 2025版流程标准》(4课时)
《AI伦理与数据合规》(2课时)
必修课程:
考核要求:全员通过率需达,未通过者暂停流程操作权限。
- 实操演练
每月模拟1次跨部门协作故障处理,记录MTTR(目标≤1小时)。
六、监控与改进
- 实时监控指标
SLA达成率(实时显示)
工单处理碳排放(按部门排名)
算法偏差修正时效(超48小时标红)
核心指标看板:
- 改进闭环
每月召开改进会议,输出《流程优化报告》并提交ITSS平台备案。
常见问题与对策
- 问题
:跨部门协作效率低
对策:使用ITSS协作看板(访问链接),强制要求关键节点30分钟内响应。
- 问题
:流程执行记录不完整
对策:启用自动化日志补全工具(如ITSS LogFix),覆盖缺失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