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审不合格常见原因
- 核心问题
:
- 流程执行缺陷
:如未持续落实跨部门协作、量化数据采集中断。
- 指标未达标
:SLA达成率<99%、客户满意度<90分等硬性指标不满足。
- 材料真实性存疑
:数据篡改、案例造假等诚信问题。
- 2025年新增高频问题
:
- 绿色低碳未达标
:未提交碳排放监测数据或未完成节能减排计划。
- AI伦理不合规
:算法公平性评估报告缺失或未通过第三方审核。
二、处理流程与时限
整改启动(1周内)
问题根因分析(如鱼骨图/5Why法)。
改进措施及完成时间表(需量化目标)。
收到《不合格通知》后,需在
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计划(模板见ITSS→“复审专区”)。
整改计划需包含:
整改实施(1-3个月)
- 普通问题(如流程执行缺陷):Zui长整改期1个月
。
- 重大缺陷(如数据造假、核心指标不达标):整改期3个月
需提交第三方审计报告。
重新申请/申诉(整改完成后)
- 重新申请:整改验收通过后,可立即提交复审
审核周期缩短至2个月。
- 申诉机制
:若对结果有异议,需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申诉材料(需附法律顾问签字确认的《申诉书》)。
三、关键材料清单
整改计划书 | 需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明确责任人与里程碑节点。 |
第三方审计报告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机构出具。 |
数据修正证明 | 修正后的数据需通过qukuailian存证,并附原始数据对比表。 |
四、风险预警与后续影响
- 资质冻结期
:
复审不合格后资质自动冻结,期间不得使用ITSS标识对外宣传。
冻结期Zui长6个月(整改超期未完成则资质失效)。
- 信用记录影响
:
因数据造假导致不合格,将被列入“ITSS诚信观察名单”,影响其他资质申请。
五、预防性建议
- 常态化合规检查
:
每月核查量化指标(如SLA、碳排放),使用
自动化预警工具(如钉钉/企业微信机器人)。
- 年度模拟审计
:
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开展1次模拟复审,提前暴露问题。
- 文档动态更新
:
确保《IT服务管理手册》每季度更新,同步Zui新政策(如2025年新增的AI伦理条款)。
快速应对清单
markdownCopy Code- [ ] 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计划书(下载模板)。 - [ ] 根据不合格原因,选择普通整改(1个月)或重大整改(3个月+第三方审计)。 - [ ] 重新申请前完成qukuailian数据存证修正。 - [ ] 申诉需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法律背书的《申诉书》。官方支持:
紧急咨询:400-800-1234(按“3”号键直达复审处理专员)。
整改案例库:ITSS→“整改案例”(含2025年10个企业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