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桥式起重机与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在工作级别(ISO 4301-1或GB/T 3811中的使用等级和载荷状态组合)上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其设计、选型及适用场景。以下从结构特性、工作级别定义及选型要点进行对比分析:
一、核心差异概览
二、工作级别(A1~A8)对比依据
根据 GB/T3811-2023,工作级别由 使用等级(U0~U9)和 载荷谱系数(Kp)共同确定:
1.使用等级(总工作循环次数)
2.载荷谱系数(Kp)
3.工作级别对照表
三、设计差异导致工作级别限制
1.结构强度与疲劳寿命
通用桥式起重机:
箱型梁或桁架主梁,板厚≥20mm,焊接工艺需符合 JB/T10559-2023;
齿轮箱设计寿命≥10万小时(如ZQ型减速机),制动器冗余配置(双制动)。
电动葫芦桥式机:
工字钢或轻型箱梁,板厚≤12mm,无需UT探伤;
葫芦齿轮寿命≤5万小时,制动器单套设计(常闭式)。
2.电气与控制系统
通用桥式起重机:
变频调速(矢量控制),PLC+触摸屏交互;
安全装置齐全(超载限制器、高度限位、纠偏系统)。
电动葫芦桥式机:
常规接触器控制,点动操作;
基本限位开关(无载荷动态监测)。
四、选型建议与风险规避
1.通用桥式起重机适用场景
推荐场景:冶金连铸(A7)、港口装卸(A6)、重型机械制造(A5)。
禁用误区:
不可将A5级起重机用于A7工况(如钢厂钢水包吊运),否则主梁易塑性变形(挠度超标)。
2.电动葫芦桥式机适用场景
推荐场景:汽车装配线(A3)、食品仓储(A2)、轻型机加工(A4)。
风险警示:
避免A3级设备用于频繁吊运接近额定载荷的作业(如每日>50次),易导致葫芦齿轮早期失效。
五、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某汽配车间选型错误
问题:使用A3级电动葫芦桥式机吊运模具(每日200次,载荷12t/额定15t)。
结果:6个月后葫芦齿轮断齿,主梁下挠达L/400(超标50%)。
改进:更换为A5级通用桥式起重机(双梁结构+变频控制)。
案例2:钢厂误用电动葫芦桥式机
问题:用A5级电动葫芦桥式机吊运钢坯(高温辐射环境)。
结果:钢丝绳高温退火,2周后断裂,引发安全事故。
法规依据:GB6067.5-2023明确禁止电动葫芦用于熔融金属吊运。
六、
工作级别本质:反映设备在载荷强度和 使用频率下的综合耐久性,需严格匹配工况。
选型优先级:
通用桥式起重机:高载荷、高频率、高安全性要求;
电动葫芦桥式机:轻载、低频、低成本场景。
合规建议:按GB/T3811-2023 计算实际工况的 Kp值和 使用等级,避免“小马拉大车”或过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