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类现场审核:保密室与设备配置标准
一、保密室建设标准
物理防护要求
24小时视频监控覆盖保密室出入口及通道,录像存储≥3个月5;
配备 入侵报警系统,触发后需同步发出声光报警并通知责任人5。
墙体结构:保密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厚度≥180mm且需到顶;若无法到顶,需加装金属防盗栏(直径≥16mm)并采取遮挡措施24。
门禁系统:安装甲级防盗安全门(带闭门器),禁止使用猫眼;门锁需具备防技术开启功能45。
监控与报警:
环境与布局
无明确面积限制,但建议≥20平方米(含办公区、文件存放区)6;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按等级划分(如总体集成甲级≥100平方米,乙级≥50平方米)6。
面积要求:
功能分区:明确划分涉密设备存放区、操作区、介质销毁区,禁止非授权交叉使用27。
二、设备配置核心标准
涉密终端设备
打印/复印设备需国产且支持 红黑电源隔离,输出文件需登记编号7;
配备 粒状碎纸机(残留颗粒≤5mm)和专用视频47。
采用 国产设备(如联想),禁用无线模块、蓝牙、摄像头;
硬盘≥500GB(禁用固态硬盘),系统需通过 原版光盘安装(禁止U盘/Ghost系统)37。
计算机:
外设管理:
安全防护设备
网络隔离:涉密网络与非密网络需物理隔离,采用光闸单向传输设备8。
电磁防护:保密室入口设手机信号屏蔽柜或全室安装 电磁屏蔽装置7。
审计系统:部署国产日志审计平台,记录操作行为并支持PB级数据实时检索78。
三、资质等级对应差异
甲级 | 可处理 绝密级数据,需独立机房+灾备系统 | 需配备 双链路冗余存储和 异地容灾能力68 |
乙级 | 机密级及以下,允许共享办公区域 | 至少配置 双硬盘热备和本地备份设备67 |
四、现场审核关键流程
文件核验
查验 保密制度文件(如《涉密载体管理制度》《运维审计规程》)及双人复核记录24。
核对 设备采购凭证,确认所有设备(含软件)为国产化产品且通过保密认证37。
技术检测
使用 专用检测工具验证网络隔离有效性(如检测无线信号泄漏)8。
模拟 入侵攻击测试报警系统响应速度(需≤10秒触发)5。
人员审查
运维人员需提供 政治审查证明(无境外关系)和年度保密培训证书(≥8学时/年)27。
现场抽考 保密应急流程(如数据泄露处置步骤)45。
五、典型问题与规避建议
共性缺陷:
❌ 使用非国产设备(如戴尔服务器)或未拆除无线模块3;
❌ 视频监控存储周期不足(如仅保留1个月)5。
整改方案:
替换为 麒麟OS兼容设备并加装 物理屏蔽罩7;
升级存储系统至 分布式架构(如星辰天合XSKY)延长录像周期8。
:审核需严格遵循国产化设备+全流程审计原则,重点关注保密室物理防护、设备合规性及人员资质。建议提前3个月开展自检,重点排查 网络隔离漏洞和 日志完整性,确保一次性通过审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