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核评分体系解析
依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2版)》67,食品包材生产许可证审核采用100分制,需满足以下要求:
总得分率≥85%,且无单项0分项;
评分模块包括:生产场所(18分)、设备设施(36分)、工艺流程(9分)、人员管理(9分)、管理制度(27分)、试制检验报告(1分)38。
二、关键评分项专家解读
生产场所(18分)
功能区共用通道(如原料与成品混放)扣6分;
洁净区压差不足或未实时监测扣3分38。
厂区远离污染源(化工企业、垃圾场等),功能区严格区分(原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等)58;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5Pa,空气流向合理37。
核心要求:
常见扣分点:
设备设施(36分)
使用非食品级碳钢设备扣10分;
未建立设备校准台账扣5分36。
设备材质需符合食品级标准(如GB 4806.1-2016),提供FDA或EU合规声明28;
温控设备校准误差≤±1℃,张贴有效期标签37。
合规要点:
典型问题:
工艺流程(9分)
工艺流程图与实际操作不符扣5分;
未明确CCP点控制范围扣3分36。
工艺流程需标注关键控制参数(如注塑温度±2℃、印刷溶剂残留量);
采用HACCP体系分析生物/化学/物理危害,制定纠偏措施28。
关键控制点:
高频缺陷:
人员管理(9分)
检验员未掌握迁移试验方法扣4分;
洁净区人员未规范穿戴防护装备扣3分37。
质量负责人需具备食品相关专业背景或培训证明;
直接接触食品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48。
强制要求:
审核重点:
检验能力(试制报告1分)
试制产品需提供第三方或自检合格报告(如迁移量、微生物指标);
检验设备需通过CNAS校准(如气相色谱仪、恒温恒湿箱)48。
核心验证项:
三、系统性通过策略
硬件合规性优化
采用“U型”物流路线隔离污染风险区域5;
安装在线压差监测系统(如E+H CMS62传感器)并上传数据至中控屏38。
文件与记录管理
建立四层文件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记录),确保与操作一致26;
使用MES系统实现“一码溯源”(原料批次→工艺参数→检验报告)48。
预审与模拟整改
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穿透式检查(如荧光粉测试清洁程序有效性)58;
组织压力测试答辩(模拟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场景)46。
政策红利利用
依据《关于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1,推动数字化追溯体系(存证)获取加分;
简化申请材料,避免冗余证明(如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不再强制关联食品类别)67。
四、“一票否决”项规避
使用禁用物质(如邻苯二甲酸酯) | GB 9685-201638 | 原料MSDS筛查(ECHA数据库)25 |
洁净区微生物超标 | GB 15979-200238 | 臭氧灭菌+沉降菌定期监测58 |
数据造假 | 《许可管理办法》第35条67 | 检测数据存证(如蚂蚁链)8 |
五、专家特别提示
政策衔接:2025年新政强调“放管服”改革,简化材料但强化现场核查一致性67;
持续改进:每月召开合规复盘会,运用8D报告分析问题25。
通过整合硬件合规、文件真实性和人员能力三大核心要素,结合数字化工具和政策优化,可系统性提升审核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