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简称“等保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下是对该制度的详细解读:
一、制度起源与发展
起源:等保制度起源于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该条例首次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的原则。
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等保制度经历了从1.0到2.0的飞跃。等保1.0阶段以信息系统为对象,确立了五级安全保护等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等级保护规范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等保1.0逐渐暴露出适用范围过窄、技术要求静态等不足。2017年,《网络安全法》正式颁布,明确提出了“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标志着等保制度进入2.0时代。等保2.0不仅扩展了适用范围,将“信息系统安全”概念扩展至“网络安全”,还加强了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
二、等级划分与保护要求
等级划分:等保制度将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五级,从第一级至第五级的保护要求渐次提高。不同等级的保护对象在受到破坏后,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安全的损害程度不同。
保护要求:各级保护对象需按照相应的安全保护等级,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等技术措施、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和网络安全事件、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三、实施流程与监管
实施流程:等保制度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五个环节。网络运营者需根据系统的重要程度和潜在危害,初步确定安全保护等级,并经过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核准后备案。依据等保要求,对网络进行安全建设和整改,确保符合相应等级的安全标准。由具备资质的测评机构对系统进行测评,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公安机关等监管部门对网络运营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等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监管职责: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公安部门主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负责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密码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涉密网络和密码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工作。
四、重要性及意义
保障国家安全:等保制度通过分级管理、实施步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推动法规标准建设:等保制度的完善与推广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为网络安全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国际合作:等保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网络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促进国际间网络安全合作与交流。
成立日期 | 2016年11月10日 | ||
主营产品 | ISO体系、17025实验室认可、CMA资质、涉密信息系统集成、ITSS、CMMI、CS、CCRC、军工三证、国军标体系、测绘资质、安防资质、承装修试-5级、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各类生产许可证及备案、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定、专项基金、知识产权 | ||
公司简介 | 贯标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互认制度设立的全国首家认证咨询机构,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认证咨询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二十多年来专业从事各类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实验室认证、军方资质、IT类资质、建工资质认定、高新企业及涉密、测绘、安防等资质认定,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许可证及各类管理培训。集团现有客户五万余家,下设“南京贯标认证咨询有限公司 ... |
- 三保一评测评机构要求对于网络安全保护工作中涉及的等级保护工作、分级保护工作、密码管理工作及关基保护工... 2024-12-12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资质标准【1】定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开... 2024-12-12
- 【等级保护资质】详细介绍等级保护一般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级保护一般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 2024-12-12
- ISO/IEC 27701: 2019 标准详解与实施(4)4.2 4General总则/4.2ApplicationofISO/IEC27001:... 2024-12-12
- ISO/IEC 27701: 2019 标准详解与实施(3)4.1 本文件结构4General总则/4.1Structureofthisdocument本文件...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