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案大抽查据主管机构消息获悉,各地高企认定质量堪忧,火炬中心曾随机抓取x省10个评价通过的企业,核实结果有8个存在问题。于是引发了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大抽查行动,抽查工作由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导,为近年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抽查比例Zui大的一次,部分省(市)Zui后一批次甚至达到50%。今日北京市多个区通知被抽中的企业提供佐证资料,重灾问题有两个,一是1人社保的单位,二是知识产权全部为当年下证的公司。由于抽查数量较多,时间紧急,区里给予解释说:“本次为火炬中心抽查,非区级抽查工作,我们只能尽量通知,无法解释火炬中心的工作思路。”火炬中心为什么要弄这么严格,政策思路是什么?二、高企提质增效
其实,监管趋势变化的背景,是做好“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协调性。
经过多年完善,目前工信部已经形成熟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2023年火炬中心职能处室并入工信部后,高新技术企业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网络上甚至一度传出要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此,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政策将围绕提质增效展开:1.提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加大认定抽查监督力度;2.与“专精特新”政策进行协调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定位针对特定领域,对特定技术进行深度研发和运用,对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都比较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定位要更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且在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推广;3.继续给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5%),“专精特新”企业无此扶持措施;4.鼓励省(市)、地市、区(县)各级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给予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扶持,部委将各省(市)奖补资金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变化根据上次会议精神,2025年开始,部里将对省(市)认定管理机构、评审专家、中介服务机构、审计事务所等各方进行监督检查,尤其是加大力度监管中介服务机构和审计事务所。1.知识产权真实性核查除了检查当年下证的知识产权,重点抽查购买(转让)或申请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不存在的知识产权;2.高技术产品或服务收入占比核查重点抽查初创软件企业,尤其是软件开发业务外包,并无实际开发活动;3.研发人员占比2025年可能实现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联网核查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毕业证书,重点关注传统加工制造行业企业;4.创新能力核查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性和应用性,全国开展地方科技(工信)人员上门现场核查,尤其针对1人社保的公司核查研发真实性;5.加大处罚力度和范围对于申报材料造假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名单定期报送国家税务zongju与市场监管局,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补缴巨额税款(Zui高5倍,无限期追缴)、加收滞纳金等处罚措施;对中介服务机构、审计事务所给予警告、吊销执业许可、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