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培训
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一般程序审查(告知承诺核查)表2.12.129)检验检测机构依据管理体系规定开展人员的管理、技术、安全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的4.2.6对人员培训做了具体要求。
很多机构却因各种原因造成人员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或者培训无针对性,导致培训效果不显著,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呢?
PART/1
明确培训需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并针对工作需求、人员个体情况、标准更新状况以及质量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分析。
1. 对新录用、转岗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2.对在岗人员进行持续培训。比如目前人员现有能力是否满足当
前任务的需求,未来有没有要扩展的项目和领域,从而确定机构的人员培训需求。
PART/2
制定培训计划
应分别针对新员工、转岗人员和在岗人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岗前培训:新员工及转岗人员,需要上岗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机构的管理体系文件、资质认定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机构有关的规章制度、检验方法、仪器操作及实验基本技能、安全知识等拟上岗所需的基本知识。
岗位培训:根据机构工作需要,以及技术规范的修订情况,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内外部培训,以确保人员能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待岗培训:对在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内审、质量监督等过程发现的出现严重不符合项的人员,或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不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PART/3
选择培训方式
内部培训
内部培训,是目前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培训普遍的一种方式,通常,由机构内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人员对技术水平低的人员进行的培训。
内部培训的形式主要有自学、内部讲解、交流讨论、案例分析,岗位现场训练等。
外部培训
外部培训指派人员到技术力量较强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厂家、学术团体、专业交流会等进行学习进修,或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来机构内部进行的培训。外部培训的形式主要包含授课、参观学习、技术交流等。
PART/4
进行培训评价
培训结果是否有效,可以通过对人员能力的考核来实现每次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如:书面考试、现场问答、操作演示、盲样测试等。人员培训的有效性评价不能仅凭简单的培训记录、培训证书或考试结果来进行评判,机构还应分析培训所需要的目标来确定每次人员培训是否有效。
比如新进人员培训目标:
1.新进人员应能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清晰认识到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日后的工作,明白工作中的程序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质量管理体系得以解决。
2.新进人员应熟悉相关的标准和技术法规,了解相关工作内容,知道标准方法的适用范围,关键技术,以尽快适应环境,开展工作。
3.新进人员应掌握安全操作、预防保护、应急处置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某些岗位因为安全风险太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上岗前应在专业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例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
PART/5
培训资料归档
培训工作所涉及的所有培训资料和记录等均应归档保存。涉及人员的资格证书、培训结业证书、技能考级证书、授权任命书等存入个人技术档案。以随时了解和掌握机构人员能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