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是组织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实施自我改进的重要途径,内审的质量直接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怎么才能做好内审?
一、什么是内审?
内部审核有时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
二、内审的目的?
内审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内审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措施提供信息,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
三、如何做内审?
步骤1:编制审核计划
每年年初质量负责人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制定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部门、时间安排和审核组成员的名单。
内审每年至少一次,当出现质量事故、质量监督多次出现质量问题或在外审之前质量负责人可进行增加内审。
步骤2:内审的准备
1、质量负责人按计划组建内审组,任命内审组组长,委派具有内审资格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内审员负责审核。
2、内审员在现场审核之前应研究体系文件,并根据需审核的关键问题制定检查表。
3、内审组长提出内审实施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审核依据、范围、内审员分工、被审核对象及日程安排等。
步骤3:内审实施
1、首次会议:内审组长代表内审组介绍审核组成员,确认审核准则,明确审核范围,说明审核程序解释相关细节,确定时间安排,包括具体时间或日期,以及明确末次参会人员。
2、现场审核:内审员按照内审要素核查表进行现场审核,如实记录被审核的现状;内审员应就不符合事实、类型、结论等内容出具不符合项,向责任部门提出纠正要求。
3、末次会议:内审组与被审核部门沟通,由内审组长介绍审核情况,确定不符合项,并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步骤4:内审不符合项的纠正/纠正措施
当审核发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存在问题时,应当停止相关的活动,直至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能证实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方可开展工作。
纠正措施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内审员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质量负责人应对内部审核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下次管理评审会议时提交Zui高管理层,使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
步骤5:内审报告
内审完成后,内审组组长负责编制内审报告。
本年度的内审全部完成后,由质量管理部门编制《内审报告》,对本年度的内审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年度计划是否合适、组织是否合理、内审人员是否适应内审工作、经验教训及今后的打算。
四、如何提高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
组织若能充分发挥和提高内部审核的作用,则能长久地、持续地为组织改进提供机会,弥补外部审核的不足,实现组织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和效率,关键是以下几点:
1、内审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成功内审的基础。
2、选择切合实际的内审方式是成功内审的前提。
3、把握审核中的“五关”是成功内审的关键:
(1)一是把握内审策划关;
(2)二是把握现场审核关;
(3)三是把握审核组内部沟通关;
(4)四是把握内审关;
(5)把好纠正措施的验证关。
4、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成功内审的灵魂
成功的内审必须以促进组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为目的,只有不断创新、持续改进的内审,才能长久满足时代发展、标准完善和组织进步的要求,推动组织实现质量目标。